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的区别

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形成部位、症状表现、诱发因素、检查手段及治疗方式五个方面。
膀胱结石位于膀胱内,多由尿液滞留导致矿物质沉积形成;尿道结石则卡在尿道中,常由肾脏或膀胱结石移动至尿道引发。膀胱结石体积通常较大,可能长期存在于膀胱;尿道结石体积较小但易造成急性梗阻。
膀胱结石典型表现为排尿中断、下腹钝痛及终末血尿;尿道结石则突出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分叉或突然尿闭,男性患者可能出现阴茎根部剧痛。两者均可引起尿频尿急,但尿道结石疼痛更剧烈且定位明确。
膀胱结石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尿道结石多与肾结石病史、尿道狭窄或解剖异常相关。长期饮水不足、高草酸饮食是两者的共同诱因,但膀胱结石更易继发于泌尿系统慢性疾病。
膀胱结石可通过超声发现膀胱内强回声团伴声影,膀胱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尿道结石需采用尿道造影或尿道镜检查,部分前尿道结石可通过触诊发现。两者均需尿常规检查评估感染情况,CT泌尿系成像能同时显示两类结石位置。
膀胱结石多采用经尿道膀胱镜碎石取石术,较大结石需开放手术;尿道结石可尝试药物排石或导管推回膀胱后处理,嵌顿结石需尿道镜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部分膀胱结石,但禁用于尿道结石急性梗阻期。
预防两类结石均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嘌呤、高草酸食物摄入。膀胱结石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排尿疾病,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尿道结石患者运动后需加强水分补充,避免长时间憋尿。出现血尿、发热或持续疼痛时应立即就医,结石成分分析可指导个性化饮食调整,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泌尿系统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