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吞了一个泡泡糖怎么办

儿科编辑 医点就懂
24次浏览

关键词: #宝宝

两岁宝宝误吞泡泡糖可通过观察症状、调整饮食、促进排泄、就医检查、预防教育等方式处理。泡泡糖误吞通常由好奇心驱使、家长监管疏忽、物品存放不当、吞咽功能不完善、模仿行为等原因引起。

1、观察症状:

误吞泡泡糖后需密切观察72小时,重点监测呼吸频率、腹部胀气程度及排便情况。婴幼儿消化道直径约10毫米,未咀嚼的泡泡糖可能造成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拒食、哭闹不安、呕吐胆汁样物。出现以上症状需立即就医。

2、调整饮食:

误吞后6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稀释果汁等,每日饮水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100毫升。可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南瓜泥或苹果泥,促进肠道蠕动。避免食用糯米类、粗纤维等难消化食物,防止与泡泡糖黏连形成团块。

3、促进排泄:

采用腹部按摩手法,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环形按压,每次5分钟每日3次。温水坐浴可放松肛门括约肌,水温控制在38℃以下。记录每日排便性状,正常情况泡泡糖会在3日内随粪便排出,若5天未排出需影像学检查。

4、就医检查:

出现持续腹痛、血便、发热等症状时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进行腹部立位X线检查,泡泡糖在X线下不显影但能观察肠管扩张情况。严重梗阻需儿童消化内镜下取出,全麻下操作风险较高,需评估心肺功能。

5、预防教育:

将泡泡糖等小物件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带锁容器中。选择无糖型口香糖可降低黏性,教导儿童"食物要嚼碎再咽"的儿歌。家长需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定期检查玩具小零件是否松动。

日常生活中建议培养固定进食习惯,避免边玩边吃。可提供磨牙饼干等替代品满足口腔期需求,玩耍时保持看护者在1米范围内。定期进行儿童安全知识培训,选择大颗粒拼插玩具替代小零件玩具,家中常备儿童专用急救包。若宝宝有异食癖倾向,需检测血锌、铁等微量元素水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