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下壁异常q波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 #心电图
关键词: #心电图
心电图下壁异常Q波通常提示心肌缺血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可能,主要与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炎、心肌病、心脏传导异常、解剖变异等因素有关。
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下壁心肌供血不足,局部心肌坏死形成病理性Q波。典型表现为Ⅱ、Ⅲ、aVF导联Q波宽度≥0.04秒或深度>1/4R波,需结合冠脉造影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控制,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愈后部分患者遗留心肌纤维化,心电图可见下壁导联异常Q波,多伴有ST-T改变。心脏磁共振可显示心肌延迟强化灶。以营养心肌、改善代谢治疗为主,需定期复查心功能。
室间隔异常肥厚导致心室除极向量改变,出现类似心肌梗死的假性Q波,常见于Ⅲ、aVF导联。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厚度≥15毫米可确诊。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为主,重症需考虑室间隔切除术。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可能引起下壁导联Q波形态改变,通常不伴随ST段抬高。通过电生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多数无需特殊处理,预激综合征发作频繁者可考虑射频消融。
部分健康人群因心脏位置偏转或膈肌抬高,心电图可见Ⅲ导联孤立性Q波,深度<3毫米且无ST-T动态变化。通过体位改变试验或心脏超声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可判定为生理性改变。
发现下壁异常Q波应完善动态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脏超声等检查,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多摄入深海鱼类和新鲜果蔬,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作息,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观察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