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完疫苗呕吐正常吗

宝宝打完疫苗后出现呕吐可能是正常反应,也可能与接种后护理不当或个体差异有关。疫苗注射后常见轻微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低热、食欲减退等,呕吐通常属于一过性反应。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
多数情况下呕吐与疫苗刺激胃肠黏膜或接种时的紧张情绪相关。部分减毒活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可能直接引起轻微胃肠道反应,症状多在6-12小时内自行缓解。此时可保持宝宝侧卧位防止误吸,暂停固体食物2-4小时,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接种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母乳喂养可继续但需缩短单次哺乳时间。
少数情况需考虑疫苗过敏反应或偶合症。急性过敏反应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喷射性呕吐伴皮疹、呼吸困难,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若呕吐物带血丝或呈咖啡渣样,可能提示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持续腹泻伴呕吐需警惕轮状病毒感染等偶合疾病,此时应检测电解质防止脱水。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接种后出现呕吐需优先排除严重感染。
建议家长在疫苗接种后留观30分钟,记录呕吐发生时间、频率及伴随症状。居家护理时可使用防吐奶垫抬高宝宝上半身,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添加新辅食。如出现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等脱水体征,或呕吐物含有胆汁样液体,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定期接种仍利大于弊,家长无须因呕吐反应拒绝后续免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