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胀腹泻怎么回事,怎么办

宝宝腹胀腹泻可能由喂养不当、肠道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补充益生菌、对症处理、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过量喂养或进食过快会导致宝宝胃肠负担加重,未消化的食物在肠道发酵产气,表现为腹胀伴糊状便。需减少单次奶量、延长喂奶间隔,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进食豆类等产气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更换防胀气奶嘴。
轮状病毒或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时,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影响消化吸收,可能出现发热伴蛋花汤样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严重感染需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会引发肠黏膜免疫反应,常见于添加辅食后,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带血丝。需立即停用可疑过敏原,母乳喂养母亲需忌口,可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替代喂养。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继发于肠炎后的酶活性降低,导致未分解乳糖在结肠发酵,出现泡沫便和肠鸣音亢进。建议改用无乳糖配方奶,或在使用普通奶粉前添加乳糖酶制剂。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卫生条件不佳时,肠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致病菌过度繁殖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可补充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同时增加酸奶等发酵食品摄入。
日常需注意奶具严格消毒,腹泻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尿量,若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或血便、持续高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便常规和血生化检查。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压有助于缓解腹胀,注意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