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需通过诊室血压测量与非诊室血压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确认,主要依据包括诊室血压≥140/90毫米汞柱、动态血压监测日间平均值<135/85毫米汞柱、家庭血压监测平均值<135/85毫米汞柱。
诊室内多次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是白大衣高血压的初步判断依据。需在不同就诊日重复测量至少2-3次,排除测量误差或暂时性紧张因素。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日间平均血压<135/85毫米汞柱,且夜间血压下降率正常(10%-20%),与诊室血压升高形成明显反差。动态监测可有效排除持续性高血压与测量误差。
家庭自测血压连续7天、每日早晚各1次的平均值应<135/85毫米汞柱。家庭测量环境更接近真实生活状态,数据稳定性高于单次诊室测量。
需通过肾功能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排除肾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继发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通常无靶器官损害证据。
部分患者伴随焦虑量表评分升高或明确医疗环境恐惧史。心理评估虽非诊断必需项,但有助于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确诊白大衣高血压后,建议每3-6个月复查动态血压,优先通过呼吸训练、正念减压等非药物方式改善应激反应。日常保持低钠饮食(每日食盐<5克),每周进行3次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若伴随血脂异常或糖尿病需同步控制代谢指标,定期监测眼底及尿微量白蛋白以早期发现潜在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