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一年后腋窝有小淋巴结怎么回事,怎么办

乳腺癌术后一年出现腋窝小淋巴结可能与术后淋巴回流障碍、局部慢性炎症、脂肪坏死、肿瘤复发或转移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超声检查、穿刺活检明确性质。处理方式包括定期复查、抗炎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切除或放化疗。
乳腺癌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后,淋巴管通路中断可能导致淋巴液积聚,形成反应性淋巴结肿大。表现为无痛性小结节,质地柔软,可通过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促进回流,必要时穿戴压力袖套。
手术创口或放疗后的慢性炎症刺激可引发淋巴结免疫增生,常见于伴发皮肤感染或毛囊炎时。淋巴结直径多小于1厘米,活动度好,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针对原发感染灶使用抗生素治疗。
手术区域脂肪组织液化坏死可能被机体包裹形成结节,触诊质地偏硬且边界不清。超声检查显示无血流信号,细针穿刺可见脂肪滴,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较大结节可手术切除。
乳腺癌局部复发时可能出现质硬、固定的淋巴结,生长速度较快,伴腋窝疼痛或上肢水肿。超声显示淋巴结皮髓质分界不清,血流丰富,需通过穿刺活检确诊,确诊后需根据激素受体情况选择靶向治疗或化疗。
其他器官肿瘤转移至腋窝淋巴结时,多表现为多发性结节,可能伴随体重下降、骨痛等症状。PET-CT可发现原发灶,治疗需结合转移灶位置选择全身化疗或局部放疗。
建议每3个月复查乳腺超声和肿瘤标志物,避免患侧肢体提重物或测量血压。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每日进行30分钟上肢抬举锻炼以预防淋巴水肿。出现淋巴结短期内增大、皮肤破溃或夜间盗汗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