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出胆总管结石 取出胆总管结石的四个方法揭晓

胆总管结石可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开腹手术及药物辅助溶解四种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通常由胆汁淤积、胆道感染、胆固醇代谢异常、胆道结构异常及寄生虫感染等因素引起。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首选微创方法,通过口腔插入内镜至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括约肌后取出结石。该方法适用于直径小于15毫米的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需监测胰腺炎、出血等并发症,必要时放置鼻胆管引流。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适用于合并胆囊结石或内镜取石失败者。通过腹部小切口建立气腹,分离胆总管前壁后直接取石。术中可同步实施胆囊切除,需注意避免胆管损伤。术后需留置T管引流2-4周确保胆道通畅。
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用于复杂型结石或合并胆管狭窄病例。通过右上腹切口充分暴露胆道系统,可处理大体积结石及同时实施胆肠吻合等重建手术。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警惕胆瘘、腹腔感染等风险。
熊去氧胆酸等胆汁酸制剂可用于溶解胆固醇性结石,需连续服药6-24个月。该方式仅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需定期超声监测结石变化。药物治疗期间需配合低脂饮食,避免酒精摄入影响药效。
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建议规律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胆汁排泄,避免久坐导致胆汁淤积。术后3个月需复查腹部超声评估胆道情况,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长期随访中应注意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稳定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