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直肠癌早期的3症状不易发现

直肠癌早期症状主要有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部隐痛三种不易察觉的表现。直肠癌早期症状隐匿,易与痔疮等良性疾病混淆,需通过肠镜检查确诊。
早期直肠癌常引起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腹泻交替,表现为突然出现的排便规律紊乱。肿瘤刺激肠黏膜可导致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有排便不尽感。这种改变持续两周以上需警惕,尤其原有规律排便者出现不明原因变化时。
肿瘤表面溃破导致间断性便血,血液多呈暗红色并与粪便混合。区别于痔疮的鲜红色滴血,直肠癌便血可能伴有黏液,出血量随病情进展逐渐增多。约40%患者将此症状误认为痔疮延误就诊。
肿瘤生长引发持续性钝痛或坠胀感,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早期疼痛程度较轻,进食后可能加重,排便后暂时缓解。当肿瘤侵犯神经丛时,可能出现骶尾部放射痛。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粪便隐血试验,高风险人群每3-5年接受肠镜检查。日常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运动,避免长期高脂饮食。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肠镜检查是确诊直肠癌的金标准,早期发现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