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原因是什么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

心胸外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29次浏览

关键词: #心脏病 #心脏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可能由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原有心脏疾病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产期心肌病、感染心内膜炎等原因引起。

1、血流动力学改变: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30%-50%,心输出量增加30%-40%,心率增快10-15次/分,这些生理性改变使心脏负荷显著加重。对于心脏储备功能较差的孕妇,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2、原有心脏疾病:

约75%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孕前已存在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妊娠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导致原有心脏疾病恶化,二尖瓣狭窄患者在妊娠中晚期易发生肺水肿。

3、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后负荷加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能出现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4、围产期心肌病:

这是一种特发性心肌病,多发生于妊娠最后1个月至产后5个月内。临床表现为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可能与妊娠期免疫调节异常、激素水平变化、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

5、感染性因素:

妊娠期免疫状态改变使感染风险增加,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合并心脏瓣膜病变的孕妇中发生率较高,可导致瓣膜损毁和心功能恶化。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需保证充足休息,每日卧床休息10-12小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饮食应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4-6克,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监测体重变化,每周增长不超过0.5公斤。出现活动后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产后需继续心功能监测,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部分心血管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