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胃癌晚期疼痛可能由肿瘤侵犯神经、胃壁溃疡、腹腔转移、肠梗阻、骨转移等原因引起。胃癌晚期患者需及时就医,通过药物镇痛、放疗、手术等方式缓解症状。
胃癌晚期肿瘤体积增大并浸润周围神经组织,直接压迫或破坏神经纤维导致持续性钝痛或刺痛。这种疼痛常位于上腹部,可能放射至背部。临床常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阿片类药物控制神经性疼痛,同时可配合加巴喷丁胶囊辅助治疗。
肿瘤生长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胃酸侵蚀溃疡面引发烧灼样疼痛,进食后可能加重。患者可能伴有黑便、呕血等症状。除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保护胃黏膜药物外,需联合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癌细胞扩散至腹膜形成种植性病灶,刺激腹膜神经丛产生弥漫性腹痛,体位改变时疼痛可能加剧。可能出现腹水、肠蠕动减弱等伴随症状。治疗需结合腹腔灌注化疗药物如顺铂注射液,配合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进行镇痛。
肿瘤压迫或腹腔转移导致肠道通过障碍,引发阵发性绞痛伴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查体可见肠型及肠鸣音亢进。除禁食胃肠减压外,可短期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解痉镇痛,严重者需行肠造瘘手术。
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至骨骼,尤其好发于脊柱、骨盆等部位,引发定位明确的剧烈疼痛,夜间可能加重且伴有病理性骨折风险。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破坏。除使用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抑制骨破坏外,需联合硫酸吗啡栓剂进行强效镇痛。
胃癌晚期患者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胃部负担。家属需协助记录疼痛发作特点与缓解方式,为医生调整镇痛方案提供依据。适当进行床边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骨转移疼痛。心理支持对改善疼痛耐受性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音乐疗法、冥想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所有镇痛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