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一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的判断需结合发病年龄、症状特点、胰岛功能检测及自身抗体检查等因素综合分析。主要区分依据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反应。
一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起病急骤;二型糖尿病常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起病隐匿。但需注意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可能表现为二型糖尿病特点。
一型糖尿病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骤降等"三多一少"症状,易伴酮症酸中毒;二型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通过体检发现血糖升高,肥胖者多见。
通过C肽释放试验评估,一型糖尿病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显著低下,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二型糖尿病早期C肽水平正常或偏高,随病程进展逐渐降低。
一型糖尿病多与自身免疫相关,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等检测阳性率达75%-90%;二型糖尿病通常为阴性,但需注意抗体阴性不能完全排除一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二型糖尿病初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控制,随病情进展部分患者需联合胰岛素治疗。
建议疑似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症状变化。饮食上控制精制碳水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运动方面推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口渴加剧或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糖化血红蛋白、OGTT试验等检查。日常需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外伤感染,建立规律的血糖监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