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针灸效果好不好呢

中医养生编辑 医颗葡萄
25次浏览

关键词: #鼻炎 #针灸

慢性鼻炎针灸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主要通过调节免疫、改善局部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鼻黏膜水肿、平衡自主神经功能等机制发挥作用。

1、调节免疫:

针灸可刺激特定穴位如迎香穴、印堂穴,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球蛋白E水平,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临床常用穴位配伍包括肺俞穴配合足三里穴,每周治疗3次为宜。

2、改善循环:

针刺风池穴、合谷穴能扩张鼻腔毛细血管,增加鼻黏膜血流量,促进炎性物质代谢。研究显示连续针灸4周后,患者鼻甲充血程度可减轻30%-40%,对鼻塞症状改善尤为明显。

3、抗炎作用:

针灸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降低白介素-4、白介素-5等促炎因子分泌,减轻鼻黏膜炎性浸润。临床常选取大椎穴、曲池穴进行干预,对缓解鼻腔分泌物增多效果显著。

4、消肿修复:

针刺上星穴、通天穴可调节血管通透性,减少组织胺释放,促使水肿的鼻甲黏膜回缩。多数患者在治疗2-3周后,鼻腔通气功能明显改善,嗅觉敏感度逐步恢复。

5、神经调节:

针灸耳穴神门点、内鼻点能平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减少鼻腔腺体过度分泌。配合体针疗法对打喷嚏、鼻痒等神经反射性症状控制率达60%以上。

慢性鼻炎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期间,建议保持鼻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2次;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及寒凉食物;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冬季注意颈部及囟门部位保暖。针灸治疗需坚持2-3个疗程(每个疗程10次),症状缓解后仍需每月巩固治疗1-2次以预防复发。若伴随鼻息肉或严重鼻中隔偏曲,建议配合耳鼻喉科专科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