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急救的方法有哪些

急性脑出血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急救。急性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血液病、脑动脉瘤、外伤等原因引起。
立即将患者置于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窒息。松解领口腰带等束缚物,确保呼吸道畅通。避免随意搬动患者头部,防止加重出血。若出现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急性期血压骤升会加剧出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常用静脉降压药包括乌拉地尔、尼卡地平等。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维持在140-160毫米汞柱,避免降压过快导致脑灌注不足。
脑出血后常伴随颅内压增高,可使用甘露醇、高渗盐水等脱水剂减轻脑水肿。抬高床头30度有利于静脉回流。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状态,若出现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改变等脑疝征兆需紧急处理。
针对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因子。使用氨甲环酸等抗纤溶药物可抑制血肿扩大。对于服用抗凝药的患者,需根据具体药物使用相应的拮抗剂。
对于出血量大、脑室铸型或小脑出血伴脑干受压者,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脑室穿刺引流术。立体定向穿刺引流适用于深部血肿。手术时机需综合评估出血部位、体积及患者全身状况。
急救后需严格卧床2-4周,头部抬高15-30度。恢复期饮食宜低盐低脂,适当增加富含卵磷脂的豆制品和深海鱼类。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手段。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排便等诱发因素。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