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卒中有哪些症状 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症状须知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和语言障碍。症状严重程度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对预后至关重要。
多数患者描述为"一生中最剧烈的头痛",呈炸裂样疼痛。这种头痛由颅内压急剧升高和脑膜刺激引起,常发生于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约7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需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
因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状。伴随头痛出现时具有高度提示性,常见于小脑和脑干出血患者,可能伴随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
从嗜睡到昏迷不等,与出血部位相关。基底节区大量出血(>30ml)可在1小时内导致昏迷,脑干出血即使少量(3-5ml)也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常用于评估严重程度。
典型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肌力下降(0-3级),伴肌张力增高和病理征阳性。内囊后肢出血时出现"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脑桥出血可导致交叉性瘫痪。
优势半球出血常引起运动性失语(Broca区受损)或感觉性失语(Wernicke区受损)。非优势半球出血可能出现构音障碍,脑干出血可导致完全性失语伴吞咽困难。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急性期应禁食禁水,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纤维素为主,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建议每周进行3-5次适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或步行,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情绪稳定,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出现任何新发症状应及时复查头颅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