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感染

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判断主要依据感染部位、症状特征及辅助检查,常见鉴别点包括病变范围、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差异。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累及鼻咽部、扁桃体及喉部,临床称为普通感冒、咽炎或喉炎;下呼吸道感染则涉及气管、支气管及肺部,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两者解剖位置的分界点为环状软骨,可通过喉镜检查初步定位。
上呼吸道感染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声嘶,通常无发热或仅低热;下呼吸道感染常见咳嗽咳痰、胸痛气促,多伴随38℃以上高热。肺炎患者可能出现铁锈色痰,支气管炎则表现为持续性干咳。
上呼吸道感染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下呼吸道感染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或哮鸣音。支气管炎患者胸骨后可有压痛,肺炎叩诊呈浊音,这些体征需由专业医师评估。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多见于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与肺炎严重性相关。胸部X线是鉴别关键,支气管炎可见肺纹理增粗,肺炎则显示肺部浸润影。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通常3-7天自愈;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加重需警惕。儿童出现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成人存在意识改变时提示下呼吸道重症感染。
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咳血症状应立即就医,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建议接种肺炎疫苗。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八段锦等温和锻炼有助于增强呼吸肌功能,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可缓解夜间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