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做手术好还是保守好 了解骨折的各种处理方法

急救知识编辑 医普小新
46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手术

骨折处理方式需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选择,主要有手术治疗、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牵引治疗和功能锻炼五种方法。

1、手术治疗:

适用于严重移位、开放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等情况。手术通过钢板螺钉、髓内钉等内固定器材重建骨骼稳定性,能实现解剖复位并早期活动。术后需配合抗感染药物如头孢呋辛、预防血栓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并定期复查影像学。

2、石膏固定:

适用于无移位或稳定性骨折。石膏通过维持骨折端对位促进愈合,通常需固定4-8周。固定期间需观察肢体末梢血运,防止压疮,拆除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儿童青枝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常采用此法。

3、支具固定:

多用于稳定性骨折后期或术后过渡期。可拆卸支具便于清洁皮肤和渐进性功能锻炼,如锁骨带治疗锁骨骨折、腰围保护腰椎压缩骨折。需定期调整松紧度,避免皮肤磨损和固定失效。

4、牵引治疗:

适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等难以直接固定的情况。通过持续重力牵引维持骨折对线,需长期卧床且并发症风险较高,目前多作为术前临时措施。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坠积性肺炎和深静脉血栓。

5、功能锻炼:

所有骨折康复的核心环节。早期进行等长收缩预防肌肉萎缩,骨痂形成后逐步增加抗阻训练。水中运动、功率自行车等低冲击训练可改善关节活动度,平衡训练能降低老年人再骨折风险。

骨折后应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摄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康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跳跃和对抗性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进度,出现持续疼痛、肿胀需及时就医。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戒烟限酒以改善骨骼血供。心理上需建立康复信心,家属应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