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怎么回事 子宫脱垂多数是4原因\"作怪\"

子宫脱垂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锻炼、子宫托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盆底肌群是支撑子宫的重要结构,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缺乏锻炼,肌肉弹性下降会导致支撑力减弱。这种情况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每日坚持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能有效改善轻度脱垂。
经阴道分娩特别是难产、多胎分娩时,盆底筋膜和韧带可能发生撕裂。这种机械性损伤会使子宫失去正常悬吊,产后42天复查时发现阴道前壁膨出就属于早期表现。产后及时进行专业盆底康复治疗能预防病情进展。
慢性咳嗽、长期便秘、重体力劳动等持续增加腹腔压力的行为,会迫使子宫向下移位。患者常伴有下坠感或腰骶部酸痛,减轻腹压需从治疗原发病入手,如使用通便药物改善便秘症状。
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盆底结缔组织萎缩,阴道黏膜变薄失去弹性。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压力性尿失禁,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子宫脱垂需注意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预防便秘,建议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中增加豆制品、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含量高的食物,每年进行妇科检查评估盆底状况。出现排尿困难、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重度脱垂可能需要行阴道封闭术或子宫悬吊术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