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脱垂的症状

产后子宫脱垂的症状主要有阴道口异物感、下腹坠胀、排尿异常、排便困难、性交不适等。产后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可能与盆底肌损伤、分娩创伤、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患者可能自觉阴道口有肿物脱出,久站或腹压增加时明显,平卧后肿物可缩小或回纳。症状较轻时脱出物可能仅为宫颈,严重时子宫体完全脱出阴道口外。日常需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可遵医嘱使用子宫托辅助支撑,必要时行盆底重建术。
子宫下垂牵拉韧带会导致下腹部持续性坠胀感,劳累后加重,可能伴随腰骶部酸痛。该症状与盆底肌群松弛导致子宫韧带张力不足有关。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若合并慢性盆腔痛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疼痛。
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排尿不尽感或尿潴留,因膀胱颈位置改变及尿道括约肌功能受损所致。严重脱垂可能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需排查是否合并膀胱膨出,可进行盆底电刺激治疗,尿潴留时需导尿处理。
直肠受压可能导致便秘、排便需手法辅助还纳脱垂组织,严重者出现直肠膨出。与盆底肌支持结构断裂相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合并直肠膨出需手术修复。
子宫脱垂可能导致性交疼痛或阴道松弛感,影响性生活质量。因阴道壁松弛及宫颈位置异常引起。轻度者可尝试盆底肌锻炼改善,重度脱垂患者建议术后3个月再恢复性生活。
产后子宫脱垂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慢性咳嗽,坚持每日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每组10-15次收缩。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鸡蛋、西蓝花促进组织修复。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溃疡出血,需及时就诊评估手术指征,常见术式包括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骶棘韧带固定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