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真菌性角膜炎会反复

真菌性角膜炎反复发作可能与角膜损伤未愈、用药不规范、免疫力低下、环境暴露、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该病由曲霉菌、镰刀菌等致病真菌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
角膜上皮缺损或外伤未完全修复时,真菌易再次定植。常见于农作物刮伤、隐形眼镜擦伤后,可能伴随眼部异物感。需避免揉眼,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
擅自停用抗真菌药物会导致菌体残留。常用5%那他霉素滴眼液、0.15%两性霉素B滴眼液需连续使用4-6周,部分患者因药物刺激感提前停药。治疗期间应每日监测眼压,警惕糖皮质激素诱发真菌扩散。
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损,难以清除真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可能反复感染,典型症状为角膜基质脓疡。需控制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必要时联用伏立康唑片全身治疗。
农业活动时谷物粉尘、腐烂植物携带大量镰刀菌孢子。未佩戴防护眼镜者易再次感染,常见于夏秋收割季节。建议劳作后立即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结膜囊,家中保持通风干燥减少霉菌滋生。
干眼症患者泪液冲刷作用减弱,真菌易附着角膜。合并睑缘炎时葡萄球菌分泌蛋白酶促进真菌入侵,表现为睑缘分泌物增多。需长期使用环孢素滴眼液改善干眼,配合茶树油湿巾清洁睑缘。
预防复发需加强眼部防护,农作时佩戴密封护目镜。隐形眼镜使用者应每日更换护理液,避免镜片过夜佩戴。出现眼红加重需及时复查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明确是否菌丝残留。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护角膜上皮完整性,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所有局部用药须足疗程使用,即使症状消退也应完成既定治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