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中耳炎与胆脂瘤怎么区别

关键词: #中耳炎
关键词: #中耳炎
粘连性中耳炎与胆脂瘤可通过发病机制、症状特征、影像学表现、听力损害特点及并发症五个方面进行区分。
粘连性中耳炎多因中耳反复感染导致黏膜纤维化粘连,鼓膜与听骨链固定;胆脂瘤则为角化上皮在中耳异常堆积形成膨胀性病变。前者属于炎症后遗症,后者属于表皮样囊肿。
粘连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轻度传导性耳聋,耳闷胀感明显;胆脂瘤早期可无症状,进展期出现恶臭耳漏、剧烈耳痛,晚期可能引发面瘫。胆脂瘤症状更具破坏性。
CT检查中粘连性中耳炎显示鼓室黏膜增厚、听骨链粘连;胆脂瘤可见边缘光滑的软组织占位伴骨质侵蚀,典型者呈现"膨胀性生长"特征。乳突气房结构破坏是胆脂瘤特异性表现。
粘连性中耳炎听力图呈稳定传导性聋,气骨导差固定;胆脂瘤早期为传导性聋,后期可能混合感音神经性聋。胆脂瘤可导致听骨链完全破坏,气骨导差可达50分贝以上。
粘连性中耳炎并发症少见,可能继发鼓室硬化;胆脂瘤易引发脑脓肿、迷路炎、乙状窦血栓等颅内并发症。胆脂瘤骨质破坏可能累及半规管或面神经管。
日常需注意避免耳道进水,感冒时及时治疗鼻咽部炎症。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部不适时应尽早就诊,通过耳内镜、纯音测听及颞骨CT明确诊断。胆脂瘤患者需绝对避免自行掏耳,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两类疾病均需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剧烈变化的活动,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