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所致慢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颅脑外伤所致慢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及行为异常。
患者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事遗忘明显,注意力难以集中,执行功能下降,如计划和组织能力受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语言障碍,包括表达和理解困难。这些症状与脑外伤后额叶、颞叶等区域损伤有关,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抑郁和焦虑是最常见的情绪问题,患者可能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或过度担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或情感淡漠。这些症状与创伤后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及心理应激反应密切相关。
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人格特征变化,如原本温和的人变得暴躁易怒,或外向的人转为孤僻退缩。常见表现为冲动控制能力下降、社会判断力减退、缺乏同理心等。这类改变多与额叶损伤相关,对患者社交和家庭关系造成深远影响。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如听幻觉或被害妄想。这些症状通常与颞叶或边缘系统损伤有关,需注意与原发性精神疾病鉴别。症状严重程度与外伤部位、范围及个体易感性相关。
患者可表现出攻击行为、重复刻板动作或社交行为失当。部分患者有冲动行为或危险行为,如无目的游走、过度购物等。这些异常行为常与前额叶皮质功能受损导致的抑制控制障碍有关,需加强看护和管理。
颅脑外伤后慢性精神障碍患者需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避免刺激患者情绪。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如记忆练习、注意力训练等,同时保持适度社交活动。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锻炼方式,避免剧烈运动造成二次伤害。心理疏导和社会功能训练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