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局灶性发作有什么表现

小儿癫痫局灶性发作主要表现为意识清醒或部分丧失下的局部肢体抽搐、感觉异常或自主神经症状,具体可分为运动性发作、感觉性发作、自主神经性发作、精神性发作及继发全面性发作五种类型。
表现为身体某一侧或特定肌群不自主抽动,常见于面部、手指或脚趾节律性抽动,严重时可发展为杰克逊发作(抽搐从局部扩散至同侧肢体)。发作时患儿可能保留部分意识,但无法自主控制动作。
患儿可能出现异常感觉体验,如肢体麻木、针刺感、幻听(听到铃声或噪音)、幻视(看到闪光或黑点)或幻嗅(闻到焦糊味等)。这些症状多由大脑感觉皮层异常放电引起。
表现为突发面色潮红或苍白、出汗、瞳孔散大、心悸、呕吐或腹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婴幼儿常见发作性哭闹伴呕吐,易被误诊为胃肠疾病。
出现短暂认知或情感障碍,如似曾相识感、恐惧感、幻觉或思维停滞。年长儿可能描述为"突然脑子空白"或"感觉周围东西变形",此类症状常起源于颞叶。
局灶性发作扩散至全脑时,会发展为意识丧失、全身强直阵挛抽搐,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肢体无力(Todd麻痹)或嗜睡,此类发作需与原发性全面性癫痫鉴别。
日常需记录发作具体表现和持续时间,避免患儿单独游泳或登高,保证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及维生素B6含量高的食物,如香蕉、全谷物。发作频繁者应佩戴医疗警示手环,学校及看护人员需掌握急救体位摆放方法,发作超过5分钟或连续发作需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