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腹痛、体重下降、便血及肠外表现。两者虽同属炎症性肠病,但症状特点和病变范围存在差异。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排便次数每日可达10次以上,常伴里急后重感。克罗恩病腹泻多为水样便,因病变多累及回肠末端,可能伴随脂肪泻。两者腹泻均与肠道炎症导致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腹痛多位于左下腹,呈持续性隐痛或绞痛,排便后可缓解。克罗恩病腹痛常见于右下腹或脐周,呈阵发性痉挛痛,可能与肠壁透壁性炎症及肠梗阻有关。部分克罗恩病患者可出现餐后腹痛加重。
两种疾病均可因长期慢性炎症消耗、营养吸收障碍及食欲减退导致体重明显下降。克罗恩病患者更易出现营养不良,可能与病变累及小肠影响吸收相关,严重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和维生素缺乏。
溃疡性结肠炎便血更为常见,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血或排出纯血便,反映直肠黏膜糜烂出血。克罗恩病便血相对少见,若出现多提示结肠受累或形成深溃疡。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表现为乏力、心悸等症状。
约三分之一患者伴有关节痛、虹膜炎、结节性红斑等肠外表现。溃疡性结肠炎更易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克罗恩病可能伴随口腔阿弗他溃疡或肛周病变。这些症状可能与免疫异常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日常需注意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可选择米汤、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改善骨骼健康。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病情稳定期可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常规、粪便钙卫蛋白等指标,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便血加重需及时就医。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