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哪几个月容易流产 为何孕初期易流产

孕初期(前三个月)是流产高发期,约80%的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前。流产风险主要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激素失衡、子宫结构异常、感染因素及免疫排斥反应有关。孕中期(4-6个月)流产率显著降低,多由宫颈机能不全或严重母体疾病引发。
约50%-60%的早期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关,常见为非整倍体(如16三体、21三体)。异常胚胎难以正常发育,母体会启动自然淘汰机制。针对此类情况,需通过孕前遗传咨询和产前筛查评估风险。
孕酮水平不足会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影响胚胎着床和胎盘形成。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易引发激素紊乱。临床可通过黄体酮支持治疗,但需严格监测激素水平。
子宫纵隔、黏膜下肌瘤或宫腔粘连会限制胚胎生长空间,流产风险增加2-3倍。孕前超声检查可发现子宫形态异常,必要时需行宫腔镜矫正手术。
弓形虫、风疹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能直接损伤胚胎组织,引发绒毛膜羊膜炎。孕前TORCH筛查能识别潜在感染风险,孕期需避免生食和接触宠物粪便。
母体对胚胎父系抗原产生排斥反应,导致血栓形成和胎盘供血不足。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流产风险达70%,需采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
孕早期建议每日补充400微克叶酸直至孕12周,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和深色蔬菜。出现持续腹痛或阴道出血需立即就医,孕12周前每周体重增长应控制在0.5公斤以内。孕中期需关注宫颈长度变化,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