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护理常规

基孔肯雅热护理常规主要包括隔离防护、对症支持、饮食调理、皮肤护理和康复监测。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关节痛、皮疹等,护理需结合疾病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
患者需单间隔离至发热消退后24小时,病房应配备防蚊纱窗和蚊帐。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需穿戴防护口罩、手套及隔离衣,避免蚊虫叮咬导致病毒传播。患者使用过的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排泄物需经漂白粉消毒后再排放。
高热期可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8.5℃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混悬液。关节疼痛明显者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活动,必要时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出现恶心呕吐时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散。
急性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蔬菜泥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推荐蒸蛋羹、鱼肉粥、豆腐等。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可适量饮用鲜榨橙汁补充维生素C。
皮疹部位避免抓挠,瘙痒明显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禁用肥皂等刺激性洗剂。出现疱疹破损时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出院后每周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持续关节疼痛者可进行红外线理疗。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关节肿胀程度和活动受限情况。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建议从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开始逐步恢复体能。
基孔肯雅热患者康复期可能持续数月至半年,需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日常注意防蚊措施,外出使用避蚊胺驱蚊液。关节症状长期未缓解时需排查慢性关节炎,可进行游泳、瑜伽等非负重运动改善关节功能。家庭成员出现发热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