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需要治疗吗

传染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16次浏览

关键词: #流感 #病毒

甲型与乙型流感病毒感染通常需要治疗,主要干预方式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预防、隔离防护措施及疫苗接种。流感病毒感染可能由病毒侵袭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应答异常、合并细菌感染、慢性基础疾病加重及人群密集接触等因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帕拉米韦注射液适用于重症患者静脉给药。这类药物能缩短病程约1-2天,降低肺炎等并发症风险。

2、对症处理:

发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咳嗽剧烈时应用右美沙芬镇咳。咽痛可予淡盐水漱口,鼻塞采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需注意儿童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3、并发症防控:

流感可能继发细菌性肺炎,表现为持续高热、脓痰,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抗生素。心肌炎患者会出现心悸、胸痛,需绝对卧床并心电监护。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需脱水降颅压治疗。

4、隔离防护:

患者应单独居住,佩戴口罩并分餐进食。接触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开窗通风每日3次。家庭成员需接种疫苗预防,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应规范手卫生。

5、高危人群干预:

65岁以上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及婴幼儿确诊后应立即抗病毒治疗。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哮喘患者备好支气管扩张剂。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延长抗病毒疗程。

流感季保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食用百合银耳羹润肺,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居室湿度保持在50%-60%,每日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密切观察体温及呼吸频率,若出现胸闷气促、意识模糊等表现需急诊救治。未接种疫苗者在流行季节前2-4周应完成免疫接种,选择三价或四价疫苗均可获得交叉保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