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湿疹还是异位性皮炎呢
儿科编辑
医言小筑
儿科编辑
医言小筑
湿疹与异位性皮炎的区分主要依据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及诱发因素,两者可通过病史特点、皮疹形态和伴随症状进行鉴别。

异位性皮炎属于特殊类型的湿疹,具有遗传倾向和免疫异常背景。患者常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升高。普通湿疹多由外界刺激或内部失衡引发,无明确遗传关联。
异位性皮炎好发于肘窝、腘窝等屈侧部位,婴幼儿期多累及面部。湿疹常见于手部、四肢伸侧等接触外界刺激物的区域,分布范围更广泛且不对称。

异位性皮炎急性期以密集丘疹、渗出为主,慢性期呈现苔藓样变和干燥脱屑。湿疹皮损形态多样,可出现红斑、水疱、结痂等多种形态共存,边界不如异位性皮炎清晰。
异位性皮炎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特应性疾病,皮肤干燥程度更显著。湿疹通常无系统伴随症状,瘙痒程度与皮损严重度相关。
异位性皮炎呈慢性复发性病程,婴幼儿期发病者约60%会持续至成年。湿疹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去除诱因后较易缓解。

日常护理需避免过度清洁,选择无香料保湿剂维护皮肤屏障。异位性皮炎患者应减少尘螨接触,湿疹患者需注意排查接触性过敏原。建议记录皮疹变化规律,发作期减少高组胺食物摄入,穿着纯棉透气衣物。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进行过敏原检测及皮肤活检等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