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肾损伤可通过控制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肾脏替代治疗、营养支持和防治并发症等方式治疗。
针对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是关键。如感染性休克需抗感染治疗,药物中毒需停用肾毒性药物并促进排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需碱化尿液。及时解除尿路梗阻、控制心力衰竭等原发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
需精确计算液体出入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低钠血症需限制液体摄入,高钾血症需使用降钾树脂或葡萄糖酸钙拮抗。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同时密切监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水平。
当出现严重尿毒症症状、难以控制的高钾血症或容量负荷过重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治疗频率和模式需根据肾功能恢复情况调整。
采用低蛋白高热量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补充必需氨基酸制剂可减少氮质血症。同时需保证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摄入,必要时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预防感染需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消化道出血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贫血严重者可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神经系统并发症需控制尿毒症毒素水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急性肾损伤恢复期需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剧烈运动。可适量食用冬瓜、薏苡仁等利水食物,禁食高钾水果如香蕉、橙子。定期监测肾功能、尿常规和血压,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戒烟限酒,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