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两个方面正确诊断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两个方面。实验室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测结果;临床表现涉及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典型症状。
血肌酐升高是肾功能不全的核心指标,成年男性血肌酐超过133μmol/L、女性超过106μmol/L提示异常。肾小球滤过率低于90ml/min/1.73m²可判定肾功能下降,其中15-59ml/min/1.73m²属于中重度肾功能不全。尿素氮水平超过7.1mmol/L时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见晨起眼睑水肿和下肢凹陷性水肿,与钠水潴留相关。约80%患者伴随血压升高,收缩压持续≥140mmHg需警惕。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具有诊断意义。
肾脏超声可观察肾脏形态缩小或皮质变薄,慢性病变者肾脏长径常小于9cm。CT检查能发现肾盂积水、结石等梗阻因素,放射性核素肾图可评估分肾功能状态。
蛋白尿定量超过150mg/24小时或尿蛋白/肌酐比值>200mg/g提示肾损伤。尿沉渣镜检发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或红细胞形态异常均有助于诊断。
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血pH值低于7.35、碳酸氢根5.5mmol/L,可伴心电图T波高尖。低钙高磷血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特征性改变。
确诊肾功能不全后需严格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0.6-0.8g/kg,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次30分钟以内。注意监测血压早晚各一次,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g。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和电解质水平。保持每日尿量1500-2000ml,饮水量根据水肿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