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是否能做保胆手术

胆囊息肉是否适合保胆手术需综合评估息肉性质与患者个体情况。主要考量因素包括息肉大小、生长速度、基底形态、伴随症状及癌变风险。
直径超过10毫米的胆囊息肉通常不建议保胆手术,因癌变风险显著增加。5-10毫米的息肉需结合其他特征评估,小于5毫米且无恶性特征的息肉可考虑定期随访。
随访期间息肉增长超过2毫米/年提示恶性可能,此时应优先选择胆囊切除术。稳定的小息肉在胆囊功能正常前提下可尝试保胆治疗。
宽基底息肉与胆囊壁接触面超过5毫米时,保胆手术易残留病变组织。带蒂息肉或基底狭窄者更适合保胆手术,但需术中快速病理排除恶性。
合并胆囊炎反复发作、胆绞痛或胰腺炎的患者,保胆手术后症状复发率高达40%。无症状的胆固醇性息肉保胆成功率较高。
年龄超过50岁、合并胆囊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高危因素者,保胆手术可能延误肿瘤治疗。年轻患者的单发息肉更符合保胆指征。
术后需严格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优先选择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规律进食可促进胆汁排泄,避免长时间空腹。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改善胆汁代谢。定期超声复查第一年每3个月一次,之后每年一次,重点监测胆囊壁变化及新生息肉。出现右上腹持续疼痛、黄疸或体重下降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