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预防脱水、调整饮食、合理用药、控制感染、加强护理。腹泻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与尿量变化。
口服补液盐是预防轻中度脱水的核心措施,需按体重每公斤50-100毫升分次补充。母乳喂养儿应增加哺乳频次,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稀释喂养。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重度脱水表现时需立即静脉补液。
母乳喂养应继续坚持,乳糖不耐受者可短期使用无乳糖配方。已添加辅食的婴儿需暂停高纤维食物,改为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腹泻缓解后逐步恢复原有饮食结构,避免长时间禁食导致营养不良。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病原体,双歧杆菌制剂能调节菌群平衡,补锌制剂有助于肠黏膜修复。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性肠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可能抑制病原体排出,婴幼儿应避免使用。
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常见病毒性腹泻。护理人员接触患儿前后需严格洗手,奶瓶餐具应煮沸消毒。托幼机构发生腹泻暴发时需隔离患儿,对污染物进行含氯消毒处理。
每次排便后需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皮炎。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呕吐情况,监测体温变化。患儿衣物床单应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居室通风干燥。
腹泻期间可给予焦米汤、胡萝卜汁等收敛性食物,避免高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恢复期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蛋白质,促进肠上皮细胞再生。每日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若出现血便、持续发热或脱水症状无改善,需及时就医进行粪便常规和电解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