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有是什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手术治疗主要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下颌前移术、舌骨悬吊术、鼻腔扩容术和扁桃体切除术五种方式。
通过切除部分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组织扩大咽腔空间,适用于口咽部狭窄患者。术后可能伴随暂时性吞咽不适,需配合呼吸机过渡治疗。该手术对单纯腭咽平面阻塞有效率可达60%-70%。
通过截骨前移下颌骨改善舌根后坠,适用于颌骨发育异常患者。手术需联合正畸治疗,恢复期需流质饮食3-4周。该方式对骨性气道狭窄患者症状改善率超过80%。
将舌骨固定于下颌骨前缘以扩大下咽腔,多用于舌根后坠型患者。术中需植入钛板固定,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发音异常。该术式常与其他手术联合应用。
通过矫正鼻中隔偏曲或切除下鼻甲改善鼻腔通气,适用于合并鼻塞患者。术后需鼻腔冲洗3个月,有效率与鼻咽部阻塞程度正相关。
针对儿童或成人扁桃体Ⅲ度肥大患者,可单独或联合其他术式实施。术后需预防出血感染,儿童患者症状缓解率可达90%以上。
术后需保持侧卧睡姿并控制体重,避免饮酒及镇静药物。建议术后3个月复查多导睡眠监测,日常可进行吹奏乐器等呼吸训练。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合并高血压患者需持续监测血压变化。长期随访中约30%患者需配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