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热感冒和冷感冒的区别

热感冒与冷感冒在病因、症状及护理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热感冒主要由风热邪气侵袭引起,表现为发热重、咽喉肿痛;冷感冒多因风寒邪气导致,常见恶寒明显、流清涕。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典型症状、病程特点、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五个方面。
热感冒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与环境温度高、湿度大有关,病原体以肠道病毒多见;冷感冒常见于冬春气温骤降时,鼻病毒、冠状病毒为主要致病源。中医理论认为热感冒系风热之邪从口鼻侵入,冷感冒则是风寒束表所致。
热感冒患儿会出现39℃以上高热,伴随咽喉充血、扁桃体肿大,鼻涕黄稠;冷感冒初期表现为怕冷打颤,体温多在38.5℃以下,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稀。两者都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但热感冒更易引发口渴喜饮。
热感冒起病急骤,发热症状持续3-5天,可能并发疱疹性咽峡炎;冷感冒症状进展较缓,若无继发感染,5-7天可自愈。热感冒患儿常见舌质红、苔薄黄,冷感冒则多见舌淡红、苔薄白。
热感冒需疏风清热,可使用银翘散加减,配合物理降温;冷感冒宜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是常用方剂,需注意保暖。两种感冒都应保持空气流通,但热感冒环境温度建议控制在26℃以下,冷感冒需维持28℃左右。
预防热感冒应注意避免空调直吹,及时擦干汗液,适量饮用绿豆汤;预防冷感冒要随气温增减衣物,外出佩戴口罩,可适当食用葱白生姜水。两种感冒均需保证每日饮水量,6个月以上婴幼儿可接种流感疫苗。
护理感冒患儿需保持每日200-300毫升/公斤体重的饮水量,6月龄以上婴儿可饮用苹果煮水补充维生素。居室湿度维持在50%-60%,每日通风3次以上。发热期间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逐步添加瘦肉泥、蔬菜泥。观察精神状态变化,若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呼吸急促,需及时就医。哺乳期母亲感冒可继续喂养,但需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