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的人为什么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眼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46次浏览

关键词: #近视 #近视眼

高度近视眼患者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主要与眼轴异常增长、视网膜变薄、玻璃体液化、周边视网膜变性及外力作用等因素有关。

1、眼轴增长:

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眼球后部巩膜持续扩张导致视网膜被拉伸变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粘附力减弱,形成潜在的脱离风险。控制近视度数进展是预防关键,需定期进行散瞳验光检查。

2、视网膜变薄:

眼轴延长导致视网膜组织代偿性变薄,尤其周边部视网膜可出现豹纹状改变。变薄的视网膜对机械牵拉耐受性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裂孔形成。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监测视网膜厚度变化。

3、玻璃体液化:

高度近视患者玻璃体液化年龄较正常人提前10-15年,液化玻璃体在眼球转动时对视网膜产生异常牵拉力。当玻璃体后脱离发生时,可能撕扯视网膜形成马蹄形裂孔。避免剧烈运动可减少玻璃体震荡。

4、周边视网膜变性:

高度近视常合并格子样变性、蜗牛迹样变性等周边视网膜病变区域,这些区域视网膜结构脆弱易形成圆形萎缩孔。通过广角眼底照相可早期发现变性区,必要时行预防性激光治疗。

5、外力作用:

头部撞击、跳水、过山车等加速度运动可能诱发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拳击、蹦极等高危活动,乘坐飞机时注意气压变化。建议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方式。

高度近视患者需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特别注意监测周边视网膜状况。日常避免搬运重物、长时间低头等增加眼压的行为,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视网膜营养元素。出现闪光感、飞蚊症突然加重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视网膜脱离黄金救治时间为72小时内。建议建立个人眼健康档案,保存历年眼底照相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数据供医生对比参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