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是怎么回事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高血压控制不佳、糖尿病并发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血运重建手术、心脏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定期随访等方式干预。
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病因。斑块破裂后诱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配合他汀类调脂药物稳定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暴露胶原纤维,激活凝血系统形成闭塞性血栓。急性期需溶栓治疗或急诊介入手术,陈旧性梗死阶段仍需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预防再梗死,同时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在2-3之间。
吸烟、寒冷刺激等因素诱发冠状动脉异常收缩,导致下壁心肌供血中断。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可缓解痉挛,患者需戒烟并避免寒冷环境刺激,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时需血管扩张药物治疗。
长期未达标的高血压加速冠状动脉硬化进程,增加心脏后负荷。需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定期监测动态血压变化。
糖代谢异常造成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促进微循环障碍和心肌纤维化。需严格管理血糖指标,优先选择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降糖药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需建立低盐低脂饮食模式,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补充ω-3脂肪酸。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训练,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监测运动时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通过正念减压等方式调控情绪,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变化。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家属需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