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方式有哪些 食管裂孔疝的三个手术方式介绍

关键词: #手术
关键词: #手术
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方式主要有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经胸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腹腔镜器械,在直视下将疝入胸腔的胃部复位至腹腔,并修补扩大的食管裂孔。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通常为3-5天。术中可同时进行抗反流操作,如部分胃底折叠,适用于大多数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患者。
经胸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适用于巨大疝或复杂病例。手术经胸腔入路,能更好暴露食管下段和膈肌,便于处理疝囊和进行食管延长等操作。该方式对胸腔粘连严重或合并短食管的患者更具优势,但术后恢复较慢,可能需留置胸腔引流管,住院时间约7-10天。
胃底折叠术常作为抗反流措施与疝修补联合实施。通过将胃底包绕食管下端形成活瓣结构,增加食管下段压力,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根据折叠程度分为完全折叠、部分折叠等类型。该术式能有效控制反流症状,但可能引起吞咽困难等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术后需注意循序渐进恢复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暴饮暴食。三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睡眠时可抬高床头减少反流。定期随访复查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观察手术效果。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弯腰提重物,有助于预防复发。出现持续胸痛、呕吐或吞咽障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