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进行什么手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通过髓芯减压术、截骨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带血管蒂骨移植术、钽棒植入术等方式治疗。
通过钻孔降低股骨头内压力,改善血液循环,适用于早期坏死且未出现塌陷的患者。手术创伤较小,可延缓病情进展,但需配合限制负重等康复措施。
通过改变股骨受力角度,将坏死区转移至非负重区,适用于中青年患者且坏死范围局限的情况。术后需长期拄拐保护,存在愈合周期长、可能需二次手术等风险。
适用于晚期股骨头严重塌陷或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分为半髋置换和全髋置换两种。可显著缓解疼痛并恢复关节功能,但假体存在使用寿命限制,年轻患者需谨慎选择。
将带有血供的骨组织移植至坏死区,促进骨修复,适用于中青年且坏死面积较大的患者。常用腓骨或髂骨作为供区,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需显微血管吻合。
通过植入多孔钽金属棒提供力学支撑,防止股骨头塌陷,适用于II-III期坏死患者。钽棒生物相容性好,但长期疗效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早期避免患肢负重,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饮食上注意补充钙质与蛋白质,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同时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戒烟戒酒以改善微循环,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骨修复情况。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或活动受限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假体松动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