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一直出血是怎么回事

拔牙后一直出血可能由凝血功能异常、局部血管损伤、术后护理不当、感染或服用抗凝药物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药物辅助、缝合处理及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导致拔牙创面持续渗血。建议术前筛查血常规与凝血功能,若存在异常需提前纠正。术后出血可通过局部使用止血海绵或凝血酶粉辅助,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
手术中损伤较大血管如牙槽动脉分支时,可能出现搏动性出血。表现为创口持续涌出鲜红色血液,需立即用纱布加压止血20分钟以上。若无效需急诊行血管结扎或电凝止血,同时排除颌骨内血管瘤等病变。
过早漱口、吸烟或吮吸创口会破坏血凝块。术后24小时内应避免刷牙漱口,进食温凉软食,用对侧牙齿咀嚼。血凝块脱落导致的继发出血可通过咬紧消毒棉球40分钟重新形成凝血块。
细菌感染引发的炎性反应会溶解血凝块,伴随红肿疼痛和异味分泌物。需清创后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甲硝唑控制感染。糖尿病患者更需监测血糖以促进愈合。
长期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者术前应评估停药风险。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在2.0以下较安全,术后出血可采用氨甲环酸局部灌注或暂时逆转抗凝治疗,但需心血管科医师协同管理。
拔牙后24小时内唾液带血丝属正常现象,但持续出血超过6小时或出血量较大需及时复诊。恢复期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避免剧烈运动及过热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深色蔬菜,促进凝血因子合成。睡眠时垫高头部减少局部充血,两周内禁用吸管防止负压破坏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