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对母儿有何影响

肝胆疾病编辑 医颗葡萄
24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可能增加孕妇肝功能衰竭、产后出血风险,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或垂直传播感染。主要影响包括孕妇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胎儿发育受限、新生儿感染风险及围产期死亡率上升。

1、孕妇肝功能损伤:

病毒性肝炎会加重妊娠期肝脏代谢负担,导致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妊娠期雌激素水平上升可能抑制肝脏对病毒的清除能力,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重型肝炎,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胆红素水平。

2、凝血功能障碍: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会增加产时及产后出血风险。尤其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需提前备血并补充维生素K1,分娩时建议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

3、胎儿发育受限:

母体营养不良及肝功异常会影响胎盘物质交换,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达15%-30%。甲型肝炎病毒虽不垂直传播,但母体高热及代谢紊乱可能诱发宫缩,增加早产风险。

4、垂直传播风险:

乙肝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概率约30%-50%,丙肝病毒垂直传播率约5%-10%。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母乳喂养并非绝对禁忌但需评估母亲病毒载量。

5、围产期并发症:

合并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的孕妇死亡率可达50%,胎儿窘迫发生率增加2-3倍。戊型肝炎在妊娠晚期感染时死亡率高达20%,需密切监测尿量及意识状态。

妊娠期应定期检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避免进食生冷海鲜预防甲肝和戊肝感染。保证每日90克以上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豆制品等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分娩后新生儿需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母亲持续抗病毒治疗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哺乳安全性。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出现皮肤瘙痒或尿色加深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