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介绍高热惊厥是什么意思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骤升时出现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通常与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有关。
高热惊厥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关,体温快速升高可能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该现象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发病率为2%-5%,多数患儿有家族遗传倾向。发病时核心体温多超过38.5摄氏度,但惊厥发作与体温上升速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发作时患儿可能出现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或抽动、意识丧失等症状,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5分钟。单纯型高热惊厥表现为全身性发作且24小时内仅发生1次,复杂型则可能出现局部抽搐或反复发作。发作后多数患儿进入嗜睡状态,清醒后无神经系统后遗症。
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中耳炎等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细菌感染相对少见。疫苗接种后的发热反应也可能诱发。部分患儿在出牙期、脱水或环境温度骤变时更易发作。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父母有高热惊厥史的儿童发病风险增加3-5倍。
需与癫痫、脑膜炎、代谢紊乱等疾病区分。单纯型高热惊厥发作后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电图无异常放电。若出现发作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反复发作、发作后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需考虑复杂性高热惊厥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发作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防止误吸,避免强行约束肢体。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可辅助使用,但预防性使用不能降低复发风险。既往有多次发作或复杂型发作的患儿,医生可能考虑短期使用地西泮等抗惊厥药物预防。
预防高热惊厥复发需注重日常体温管理,发热期间保持环境通风,适当减少衣物促进散热。建议记录发热时的体温变化规律,补充足够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有助于增强抵抗力,维生素D缺乏患儿需及时补充。家长应掌握基本急救措施,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排除潜在神经系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