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状缺损补牙后应注意什么

关键词: #补牙
关键词: #补牙
楔状缺损补牙后需注意避免咬硬物、保持口腔卫生、观察敏感症状、定期复查、调整刷牙方式。楔状缺损是牙齿颈部硬组织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补牙后护理对修复效果至关重要。
补牙材料完全固化需要24-48小时,短期内咀嚼过硬食物可能导致充填体脱落或折裂。建议术后1周内避免啃咬坚果、冰块等坚硬物,选择软质食物如粥类、面条等过渡。长期也应减少用患牙开瓶盖等非咀嚼性行为。
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2次,配合牙线清理邻面。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加重缺损,建议选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餐后及时漱口减少菌斑堆积,可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牙龈边缘,但需避开补牙区域强力冲洗。
术后1-2周可能出现冷热敏感,属于牙髓正常反应。若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自发痛、夜间痛,需及时就诊排除继发龋或牙髓炎。避免自行使用脱敏牙膏掩盖症状,延误治疗时机。
建议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临床检查与咬合评估。通过探诊检查充填体边缘密合度,X线片观察有无继发龋或根尖病变。长期随访可每1-2年检查一次,及时发现修复体老化或新发缺损。
横向刷牙是导致楔状缺损的主因,需改为竖转动法或水平颤动法。刷牙力度控制在300克左右(约手指捏牙膏管的力度),牙刷毛应与牙面呈45度角清洁龈沟。夜间磨牙患者需定制咬合垫保护修复体。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钙质丰富的乳制品,促进牙本质再矿化。避免频繁饮用碳酸饮料及酸性食物,防止修复体边缘微渗漏。可进行叩齿训练增强牙周组织适应性,每日早晚空口咬合50次,力度以听到清脆声响为宜。出现修复体脱落或明显不适时需立即复诊,不可自行处理暴露的牙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