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CT检查可以确诊肝硬化吗

CT检查是肝硬化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但无法单独确诊。肝硬化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影响因素有影像特征符合度、肝功能代偿程度、并发症表现、病理活检必要性、其他检查互补性。
CT可显示肝脏形态改变如表面结节状、体积缩小,以及脾大、门静脉增宽等间接征象。但早期肝硬化CT表现可能不典型,需与慢性肝炎、脂肪肝等鉴别。影像诊断准确率约70%-85%,存在假阴性可能。
代偿期肝硬化CT检出率较低,失代偿期因出现腹水、侧支循环开放等特征更易识别。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CT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A级,但此时已属疾病中晚期。
CT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检出具有优势。发现门脉高压征象可支持肝硬化诊断,但需注意约15%非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存在类似表现。
肝穿刺活检仍是诊断金标准,尤其对早期病例。CT引导下穿刺可提高取材准确性,病理可见假小叶形成是确诊依据,但属于有创检查且存在出血风险。
超声弹性成像可量化肝脏硬度,血液纤维化指标如APRI、FIB-4等模型能辅助评估纤维化程度。联合多种检查手段可提高诊断准确性,CT更多用于评估结构改变和并发症。
肝硬化患者日常需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钠盐摄入以防腹水加重。推荐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散步,避免腹部碰撞类活动。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和肝功能,每6-12个月进行胃镜筛查静脉曲张。出现意识改变或呕血需立即就医,晚期患者可考虑肝移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