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滑膜炎的区别有哪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滑膜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与年龄增长、肥胖、关节劳损等因素相关。滑膜炎则是滑膜组织的炎症反应,常见于创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炎症因子释放导致滑膜充血水肿。
骨性关节炎表现为活动后关节疼痛加重、晨僵时间短(通常小于30分钟),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滑膜炎以关节肿胀、局部皮温升高为主,疼痛与活动关系不密切,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低热。
骨性关节炎X线显示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滑膜炎早期X线可能无异常,超声或MRI可见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严重者出现骨质疏松。
骨性关节炎以减轻负荷(如减重)、改善功能(肌力训练)为主,药物常用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滑膜炎需针对病因治疗,感染性需抗生素,自身免疫性需免疫抑制剂,急性期可关节腔穿刺抽液。
骨性关节炎呈渐进性发展,最终可能导致关节功能丧失。滑膜炎经规范治疗多数可完全缓解,但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滑膜炎易反复发作。
日常管理中,骨性关节炎患者应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加重关节负荷的动作,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可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滑膜炎患者急性期需严格制动,缓解期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注意保暖防潮。两类疾病均需定期复查,骨性关节炎每6-12个月评估关节退化程度,滑膜炎监测炎症指标变化。膳食方面均需控制高嘌呤饮食,增加抗氧化食物如深色蔬菜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