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复查包括哪些项目?

关键词: #胃癌
关键词: #胃癌
胃癌复查主要包括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活检以及血液常规检查等项目。胃癌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胃镜检查是胃癌复查的核心项目,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通过内镜可检查术后吻合口、残胃黏膜状态,发现局部复发或新生病灶。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胃镜能清晰识别黏膜色泽改变、微小溃疡等异常。复查频率通常根据病情分期决定,术后1年内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
影像学检查包含腹部CT、超声内镜或PET-CT等。腹部CT能评估胃周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扩散情况,对判断肿瘤分期有重要价值。超声内镜可精确测量肿瘤浸润深度,辅助判断局部复发。PET-CT通过代谢显像检测全身转移灶,适用于高度怀疑转移的病例。
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主要有CEA、CA19-9和CA72-4。这些指标虽不具备诊断特异性,但动态监测可提示肿瘤复发风险。标志物持续升高需结合影像学排查转移灶。需注意部分胃炎、胰腺炎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标志物轻度升高。
对胃镜发现的可疑黏膜病变需进行活检病理检查。病理诊断能明确细胞异型程度、分化类型及HER2表达状态,指导后续靶向治疗。对于吻合口复发者,活检可鉴别瘢痕组织与肿瘤组织。多次活检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时,可考虑诊断性腹腔镜探查。
血常规可反映胃癌患者贫血程度及营养状况,术后患者常见缺铁性贫血。生化检查关注肝功能、电解质平衡,尤其肝转移者需监测转氨酶变化。凝血功能检查对评估出血风险及指导抗凝治疗有参考价值。
胃癌复查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羹等。术后患者应少食多餐,进食后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出现呕血、黑便、持续腹痛或体重骤降时须立即就医。严格遵医嘱完成所有复查项目,不可因症状缓解而自行停止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