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血滤血灌的区别是什么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7次浏览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是三种不同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主要区别在于清除毒素的原理、适应症及临床应用。血液透析通过半透膜扩散作用清除小分子毒素;血液滤过通过对流作用清除中分子物质;血液灌流则通过吸附剂直接清除特定毒素。

1、原理差异:

血液透析依赖浓度梯度差,使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物质通过半透膜向透析液扩散。血液滤过模拟肾小球功能,在跨膜压作用下将血浆水分及溶解的中大分子物质滤出,同时补充置换液。血液灌流通过活性炭或树脂吸附柱直接结合血液中的药物、毒物及炎症介质。

2、清除物质:

血液透析对尿素、钾离子等小分子清除率高,但对β2微球蛋白等中分子清除有限。血液滤过可有效清除分子量在5000-50000道尔顿的物质,如炎症因子。血液灌流专长于脂溶性毒物、胆红素及某些药物过量,但对电解质紊乱纠正效果差。

3、适应症不同:

血液透析适用于慢性肾衰竭长期维持治疗及急性肾损伤。血液滤过多用于脓毒症、多器官衰竭伴中分子蓄积。血液灌流主要应对药物中毒、肝性脑病及免疫性疾病,需与其他方式联合使用。

4、技术特点:

血液透析需要透析液循环系统,血流量要求200-300ml/min。血液滤过需大量置换液(15-25L/次),存在后稀释或前稀释模式。血液灌流需特殊灌流器,治疗时间通常2-4小时,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

5、联合应用:

临床常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HDF)提高中分子清除率。血液灌流可与透析串联治疗中毒合并肾衰,或与血浆置换联用处理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合方案需根据患者毒素谱个体化选择。

三种治疗方式均需专业设备及抗凝管理,患者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电解质及出血倾向。饮食应保证充足热量及优质蛋白,控制钾磷摄入。运动以低强度有氧活动为主,避免脱水或跌倒。定期评估干体重及营养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血管通路维护至关重要,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规律进行内瘘锻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