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会导致高血压吗 肾动脉狭窄会导致四个后果

肾动脉狭窄可直接引发高血压,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心脏负荷增加、肾萎缩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四种主要后果。
肾动脉狭窄时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形成肾血管性高血压。此类高血压常表现为突发或难以控制的血压升高,需通过血管造影确诊,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或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长期缺血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血肌酐升高、蛋白尿等肾功能异常表现。狭窄程度超过70%时可能进展为缺血性肾病,需定期监测肾功,严重者需血透治疗。
持续高血压会增加左心室后负荷,可能引发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通过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
慢性缺血会导致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单侧狭窄时可见双侧肾脏大小差异超过1.5厘米。萎缩肾脏功能通常不可逆,需通过超声或CT评估肾脏形态。
肾素分泌异常会继发醛固酮水平升高,引起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需检测血钾和醛固酮肾素比值确诊。
肾动脉狭窄患者应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血压骤升,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建议选择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但不超过每公斤体重1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需限制磷钾摄入。出现头晕、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血管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