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后凸是什么病 从症状和危害了解清楚脊柱侧后凸

脊柱侧后凸是脊柱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同时发生结构性畸形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弯合并后凸角度异常,常见危害包括体态失衡、心肺功能受限和神经压迫。
早期表现为双肩不等高、肩胛骨不对称或骨盆倾斜,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剃刀背”畸形。青少年患者可能出现胸廓旋转导致肋骨隆起,影响外观自信。长期异常姿势可能引发肌肉代偿性劳损。
椎旁肌持续紧张导致慢性腰背痛,久站久坐后加重。严重者因椎间盘退变或小关节紊乱出现放射性疼痛。部分患者伴随椎管狭窄时,可能出现下肢麻木或间歇性跛行。
胸椎严重畸形可压迫胸腔,降低肺活量,患者易出现活动后气促。儿童患者可能影响心肺发育,重度侧凸超过100度可能引发肺源性心脏病。定期肺功能检测对评估病情至关重要。
畸形进展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表现为肌力下降、反射异常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突发性神经症状需警惕椎管内异常,如脊髓空洞症或栓系综合征等合并症。
长期脊柱力线异常加速腰椎退变,诱发椎间盘突出或骨关节炎。骨盆倾斜可能继发髋关节磨损,部分患者出现代偿性膝关节外翻或扁平足。
建议每日进行脊柱对称性运动如游泳、悬吊训练,避免单侧负重活动。睡眠选择中等硬度床垫,坐姿保持耳垂、肩峰和股骨大转子三点一线。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定期监测骨密度。青少年患者需每3-6个月拍摄全脊柱X光片监测Cobb角变化,成年患者出现进行性疼痛或神经症状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