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怎么检查才能检查出来

肾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25次浏览

关键词: #尿毒症

尿毒症可通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肾功能评估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诊断方法主要有肾小球滤过率测定、血肌酐与尿素氮检测、肾脏超声检查、尿蛋白定量分析及电解质水平评估。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诊断尿毒症的核心手段,重点监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时,血肌酐通常超过707微摩尔/升,尿素氮高于28.6毫摩尔/升,提示进入尿毒症期。同时需检测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等指标,尿毒症患者常伴有贫血、低钙高磷等代谢紊乱。

2、尿液检查:

通过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肾脏损伤程度。尿毒症患者尿液中常出现蛋白尿(大于3.5克/24小时)、管型尿及低比重尿。尿沉渣镜检可见蜡样管型或颗粒管型,这些异常成分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严重受损。

3、影像学检查:

肾脏超声可直观显示肾脏形态变化,尿毒症晚期患者肾脏多表现为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结构模糊。CT或MRI检查能进一步评估肾脏血流灌注情况,排除梗阻性肾病等可逆因素。部分病例需进行肾动脉造影以明确血管病变。

4、肾功能评估: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是金标准,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或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尿毒症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通常低于15毫升/分钟,伴随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肌酐清除率检测也能反映残余肾功能,但需结合24小时尿量校正。

5、临床症状:

结合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水肿等典型症状可辅助诊断。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心包摩擦音、扑翼样震颤等特征性体征。神经系统中度受损时可见嗜睡或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尿毒症脑病。

确诊尿毒症后需立即采取干预措施,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建议低盐低脂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克/公斤体重。规律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每周进行2-3次有氧运动如散步或太极拳。透析患者需特别注意动静脉瘘管护理,定期检查血红蛋白和铁代谢指标。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小组缓解焦虑情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