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前瘘管有什么症状

先天性耳前瘘管主要表现为耳前皮肤小孔、分泌物溢出、局部红肿疼痛、继发感染及反复发作等症状。
典型表现为耳轮脚前方存在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皮肤凹陷或小孔,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瘘管开口位置固定,可能伴随轻微凹陷或色素沉着,出生时即可发现,通常无自觉症状。
瘘管开口处偶见白色黏稠分泌物或皮脂样物质溢出,挤压周围皮肤时更明显。分泌物干燥后可能形成痂皮,具有特殊异味,与瘘管内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
继发细菌感染时表现为瘘管周围皮肤红肿、触痛明显,可扩散至耳屏、耳垂等区域。急性炎症期可见局部温度升高,严重者可形成脓肿,伴跳痛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常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局部化脓性炎症。感染灶可能向深部蔓延引起耳周蜂窝织炎,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未彻底治疗的瘘管易因分泌物滞留或轻微外伤导致感染复发。慢性期可见瘘管开口周围皮肤增厚、瘢痕形成,长期炎症可能造成局部组织粘连。
日常需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挤压瘘管或自行挑破脓肿。急性感染期应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维生素C摄入促进愈合。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就医,彻底引流脓液后配合抗生素治疗。无症状瘘管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定期观察变化情况。